基础设施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3 14:50:00 来源:
  • 字号:
收藏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和管理】 坚持“大气、舒朗、清爽”城市风格,加快提升城市能级,让“美丽镇赉”名片愈发闪亮。精心打造南湖、西湖、东湖景观轴线,塑造一批城市“新地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59个小区,131栋楼,56.61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2亿元。按照“道路打通、区块改造、整体更新”原则,统筹推进路、电、水、气、热、通信、地下管网“七网共建”,建设标准化水冲厕所6个,改造城区“三纵三横”6条路,拓宽双向六车道。整治“停车难”“店外店”“私乱建”等各类顽疾,拆掉重点路段“钉子户”;整治清理违规广告牌。启动第五批次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共分配廉租住房246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11户。推进乡村高效治理,开展“三资”清理整治“回头看”,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谋划支撑乡村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乡村快发展。持续深化“一村一警”三位一体建设,创新设立1035名村民小组长、护林员兼职人民调解员,实现村屯警务触角全覆盖。推广运用清单制,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选树先进典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源头预防减少农村社会矛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支撑。

  【建筑业概况】 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亿元,比2020年增长27.2%。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万平方米,全年竣工产值0.7亿元。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增长。截至2021年末,全县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明显,比2020年增长106.5%,商品房去库存效果显著。

  【老旧小区改造】 2021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9个、131栋楼、面积55.61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2亿元。楼本体项目、红线内配套项目、第二批配套设施项目正在收尾施工,旧改工程量完成98%,12月30日全部完工。

  【城市危房改造】 2021年,有900户居民向社区进行申报,配合街道正在逐户进行审核和危房鉴定,待确定全部危房分配户数和确定资金来源渠以及房源后,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

  【环境卫生】 以“净化”为基础,狠抓环境卫生管理。县城主次干路一级保洁面积167万平方米;居民区、城乡结合部二级保洁面积41万平方米。针对不同道路状况,一级保洁采取执行质量标准,推出垃圾不落地快速清扫保洁模式。二级保洁采取网格式管理模式,桶装收集,密闭运输,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收集清运已全部转为夜间进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白天清运垃圾影响周边环境的现象。

  【市容市貌管理】 坚持部门协作,打造“大管理”格局。发挥城管部门职能作用,注重整合社会力参与管理,在政府组织协调,市场监督、公安、交警、法院等部门支持,增强广大市民文明意识和自觉维护意识,支持城市管理,主动参与管理已基本形成共识。落实路段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日常管理,对城区存在问题较多的街段和重点场所,根据区域面积、人员流量、违章频率等情况,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路段岗位责任制。改进管理模式,坚持惩教结合。改变以往“冲在前、扣在前、罚在前”执法模式,实行“721”工作方法,即:70%服务、20%管理、10%执法,寓管理在服务中,集执法、纠违、教育于一体,走服务化管理新路子,坚持人性化管理,减少矛盾冲突。明确重点问题,狠抓综合整治。狠抓占道经营秩序,严格取缔主要街路占道经营、店外摆摊等行为;狠抓广告牌匾管理,对宠物遛放实施统一管理,对沿街店面的广告牌匾实行严格审批,统一规格、统一标准。

  【园林绿化美化】 2021年,新植兴华街街边绿地3738平方米,栽植小云杉、京桃、紫叶稠李、丛生三角枫等乔灌木2269株;新植镇赉县城东出口1800平方米,栽植榆叶梅、红王子锦带、丁香、三角枫球等13个品种的乔灌木428株;提升外环路绿化标准,栽植丁香、山杏、三角枫、云杉球、黑松、樟子松等树木2758株。完成团结路、永安路、南湖街、庆余街、庆生街等县城内街路、广场的补植,累计补植小樟子松、糖槭、京桃、白榆、接金叶榆等15个品种16.03万株。完成景观大道西、环城国家湿地公园南岸、奥体公园、南湖生态园、永安广场、文化广场、曙光广场、站前广场、松苑广场、外环路和镇到公路等公园、街路、广场美化,栽植矮牵牛、万寿菊和天竺葵等应季花卉23个品种共60万株,播种各类花卉170斤;完成奥体公园绿化工作,共种植白三叶草5000平方米,栽植紫萼玉簪110万芽、景天10万芽。

  【污水及垃圾处理】 提升完善县污水厂处理标准,在处理水质1级A基础上,对进水在线总磷、总氮设备、进水流量计、计量地中衡、车载G P S、在线监测设施等进行整改完善,并于生物质发电厂签订中水运行合同,规范中水运行和中水出处。坦途镇、大屯镇污水厂已规范运行;强化垃圾场运行管理,完成县垃圾场填埋区雨污分流覆盖,处理存量渗滤液2万余立方米;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积水点建设,改造铺设雨水管网13.4千米。全县污水垃圾处理已实现稳定达标运行。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已完成可研、评估、选址、立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施工设计和相关工作。

  【脱贫后评估与乡村振兴】 落实国家、省、市、县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具体承担三个村包保任务,抽调6个基层单位到其他乡镇、村协助包保,派出驻村工作队3个,第一书记3名,驻村工作队员8名,乡村振兴指导员1名。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定期对危房改造进行全覆盖普查。全县申报危房改造任务369户,已全部完成;健全农村垃圾转运体系,对全县11个乡镇141个村458个屯进行全覆盖。转运工作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由住建局建邦物业公司进行运营。为迎接省和国家后评估考核,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对全县脱贫户除险加固房屋、监测户房屋、土房户房屋进行全覆盖核查。共核查2788户,核查出问题106户,全部完成整改。

  【物业专项整治】 开展物业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一区一策”原则,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采取专业化管理、建邦物业公司接管等多种方式消除弃管小区,全县弃管小区已全部实现“动态清零”。完成打造幸福花园物业小区“红心物业”示范项目。

  【乡村振兴】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4个小组,责任到组、到人,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深入村屯,开展环境整治。组织32名包保干部到沿江镇西二龙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除街路两旁垃圾杂物,帮助脱贫户清理室内外卫生,并对各户庭院内生活物品摆放进行统一整理,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引导脱贫户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提升村容户貌及各户家庭环境卫生。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组织包保干部深入脱贫户家中,引导和宣传秸秆禁烧、保护生态环境政策等,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维护优美、整洁农村环境。

  【为民服务】 合理解决群众诉求,共处理电话来访53件,“吉林省政务服务热线诉求拟办单”反映问题76件,“社情民意”反映问题1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办理人大、政协提案议案,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调查,分析问题,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