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专报
发布时间:2025-05-21 08:29:00 来源:
  • 字号:
收藏
盐碱地变身 “金银滩”!镇赉县茭白产业激活新质生产力
  五月的镇赉春风拂面,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新画卷正徐徐铺陈。原本生长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茭白,在吉林省镇赉县成功扎根,不仅开辟出盐碱地改良新路径,更催生出极具潜力的特色产业,激活新质生产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坦途镇大呼拉村的万亩茭白产业园内,茭农们熟练地进行着拔苗、分苗、运输、排线、插秧等工序。镇赉县苏吉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炜介绍,5月3日已种下第一株茭白秧苗,本月底前将完成全部插秧工作,今年首批种植面积达2600亩。
  与此同时,在镇赉县建平乡,天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100公顷(1500亩)茭白种植基地同样热火朝天。碧波荡漾的水田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给茭白插秧,远处依稀可见点点绿叶在水面飘荡。据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镇赉县丰富的水系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茭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这里的茭白预计亩产可达2000—3000斤,经济效益较传统作物提升2倍以上,全县今年茭白种植面积近5000亩。
  天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东北种植的茭白品质特别好,根本不愁销路。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并从天津购进了1500亩的茭白苗,目前已经种植了500亩,预计在5月底前1500亩可以全部种植完成。” 茭白产业在此蓬勃发展,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据悉,茭白在插秧期间1500亩地需要用工50余人,持续20余天,而在收割期间更是需要持续用工近两个月,在整个茭白种植周期内人均预计可增收4000到6000元。镇赉县的茭白种植成果斐然。自2018年由丁炜引入,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24年,苏打盐碱地茭白千亩示范田首年亩产量约3000斤,收购价约5元 /斤,经济效益显著。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种植前盐碱地块表层土壤pH值平均为9.32,收割后降至9.0,下降0.32,充分证明了茭白在盐碱地改良方面的强大功能。此外,茭白作为水生作物,其种植田还可净化水质、涵养湿地,与当地河湖连通工程形成良性互动,带来显著生态红利。
  从营养价值来看,镇赉种植的茭白品质上乘,精品率超90%,在营养与口感等方面极具市场竞争力。今年,镇赉县吉鹤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方联合成立镇赉县苏吉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万亩茭白产业园区”。科研团队全程助力,利用吉林协联生产的降解剂,在新开盐碱地上实现了茭白存活率达98%,打破了历年镇赉县茭白种植成活率未超45% 的纪录,为产量提升提供保障。茭白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坦途镇大呼拉村村民许建开心地说:“从四月中旬开始干活,每天工作10小时,一小时20块钱,接下来还能再干三四个月,估计总收入能有一万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赚钱,不用去外地奔波了。”
  镇赉县立足区域发展与产业实际,构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农户” 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探索“茭白+小龙虾” 立体种养模式,挖掘立体循环经济潜力,提升土地利用率。未来几年,镇赉县计划继续扩大茭白种植面积,并配套建设育苗越冬大棚、冷链物流与深加工基地,打造集培育、种植、加工于一体的茭白产业链,推动盐碱地变身“金银滩”,助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走出一条特色产业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