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专报
发布时间:2025-09-18 10:17:00
来源:
- 小
- 中
- 大
- 字号:
《希望的田野》专栏:央媒关注我县茭白种植
“白色荒漠”变为“绿色粮仓”
“白色荒漠”变为“绿色粮仓”
日前,央视新闻频道《11:00新闻》栏目在《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吉林篇》节目中,重点关注了我县在盐碱地综合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特别是通过“南菜北种”模式发展茭白产业的成功经验,为盐碱地改良带来了新思路。
节目组重点报道了我县在盐碱地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入到建平乡盐碱地治理示范区,通过太空遥感、高空俯瞰、地面探访和地下监测等多维视角,全景呈现了镇赉将盐碱荒滩变为“金银滩”的绿色奇迹。作为吉林省“十四五”期间农业板块变化突出的县域之一,镇赉在盐碱地治理中坚持因地制宜,将相对平坦的地块改造为旱田,种植玉米和大豆;低洼地块则发展水田,用于种植水稻和茭白。央视在报道中特别指出,茭白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蓬勃发展还将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拓宽了当地群众就业渠道,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
镇赉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实践,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镇赉耕地后备资源存量达5.42万公顷,通过建成集中连片、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化水田和持续完善旱田治理的“镇赉模式”,扎实推进“以稻治碱”以及“南菜北种”等创新举措,在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些努力不仅助力镇赉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0亿斤以上,也为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镇赉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盐碱地治理技术进一步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注入新的动力。
初审:于 娜 复审:许占生 终审:孟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