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专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08:38:00
来源:
- 小
- 中
- 大
- 字号:
【镇赉印象】田野“新”赋 | 激光补光稻苗壮 科技催得粮满仓
在金秋十月的镇赉县建平乡三合村,金黄的稻田里,收割机正隆隆作响。田间地头,专家和技术人员紧盯着秤上的数字——这不是普通的秋收,而是一场关于“水稻激光补光技术”的实地测产验收。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的示范田比对照田平均每公顷增产可达1.5吨,标志着这项由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攻关的创新技术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田间生产的关键突破。
测产现场,被从20公顷试验田中选取出的15个代表性地块,全部种植“中科发5”水稻品种,分别应用差异化的激光补光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凝聚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智慧与吉林省长光吉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实践。验收专家组对每个地块进行机械化收割、现场称重和水分测定,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据了解,该技术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红光和蓝光,精准匹配叶绿素吸收峰值,从而显著提升水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经激光处理的水稻展现出显著优势,茎秆粗度增加12.6%,地上鲜重提升19.6%,白根增多,壮苗指数大幅提高。这些健壮秧苗移栽后表现出更强的营养吸收能力和抗逆性,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量提升,在盐碱地条件下表现尤其突出。
创新技术的顺利测试,离不开研企紧密协作。科研单位致力于核心技术突破与提供理论支撑,企业则聚焦技术的工程化适配与田间应用,共同推动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该技术经过2021-2024年实验室验证后,2025年首次在大面积农田中得到实践证实。
激光农业技术的应用远不止大田作物,在设施农业与植物工厂中,对果蔬、花卉进行补光,也可实现10%-20%的增产效果,并能有效提升农产品营养成分。
镇赉县的这次测产,不仅验证了一项新技术,更展示了一种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随着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持续深耕,这条“科技之光”将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初审:于 娜 复审:许占生 终审:孟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