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提案办理
发布时间:2015-06-11 16:54:39 来源:
  • 字号:
收藏
镇赉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号委员提案

关于培育龙头  创新品牌

推进我县稻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提案人:王立辉   13843629778

        张柏锁   13596800180

 

镇赉县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稻产业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百万亩水田开发”和“引嫩入白”工程的实施,我县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我县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按照“二高一优”的转型升级目标,我县稻米产业还存在着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水稻种植缺少主推品种,转型升级的良种规模不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水稻品种100余个,可谓品种繁多,稻农往往凭种植经验和商家宣传来选择稻种一但种上绝不轻易换种,往往错失适地良种的规模种植与规模效益

2、稻品牌多而不优,转型升级的名牌效应不高。全县稻注册品牌达42个,而省级著名商标只有“吉光”和“嫩江湾”2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中高端水稻很少。据调查,由于水稻品种和大米品牌繁多,所有的品牌稻米都形成不了规模,有的品牌甚至由多个品种水稻掺混而成,质量标准很难保证,造成了镇赉大米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不强,没赚上大钱的尴尬局面。

3、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足。一些水稻加工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竞争力弱,有的已经是停产、半停产状态。而龙头企业多数是加工型的,生产加工复合型的很少,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水稻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水田流转规模还非常小,发挥实效的专业合作社还不多,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还没有建设完备,没有形成“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产业链脱节规模效益低下

4、主导技术普及到位率不高,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不强。近年来,我县水稻生产从业人数及素质出现结构性下降,水稻生产粗放化管理问题突出,片面追求省工、省力、节本等轻简栽培技术,一些诸如智能水稻浸种催芽育秧、测土配方施肥、适时“三推两早一达标”、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实用的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普及应用率还很低

二、关于加快推进我县稻产业转型升级点建议

一是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质水稻良种。按照国家优质稻标准,大力实施水稻良种示范工程,建立新品种引育试验示范基地,试种单产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和优质稻,

经过实验尽快确立我县水稻主推品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选种,适应市场需求选种的原则加大以实验成果推广优质稻的力度全面提升水稻良种覆盖率,为转型升级奠定规模基础

二是着力实施创新品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开发“三品一标”大米新产品,依托“淘基地·吉林大米馆”线上销售的特有优势,以及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大米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媒介组织建立和完善镇赉大米质量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市场机制对县域内大米品牌进行整合,重点打造1—2个优质高端弱碱性的大米品牌,变“好米”为“名米”,着力提升镇赉大米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提高镇赉名牌大米的市场份额,为转型升级集聚品牌效应。

三是全面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对县内实力规模大、带动广、谋发展的稻米生产加工企业给予融资、土地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扶持,为这些产、加、销于一体的重点龙头企业强筋壮骨,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示范带动作用和行业旗舰功能。要注重招引类似长春瓮福隆源集团那样的规模大、实力强、名声好、技术高、想种地、求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户镇赉与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通过定向投入、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提升产业化经营的内生动力,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借助市场形成的“倒逼机制”,引导稻农按照企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种植水稻,为转型升级蓄积发展动力。

四是大力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议按照市场需求,大力支持土地流转,鼓励有技术、有能力、有实力的种田能手或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或引导农民以带地入社等形式加入水稻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经营,逐步提高水稻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扩大土地流转比重,逐步完善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和全产业链监管的经营模式,发展产业化经营。要提高水稻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率,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扩大优质稻种植规模,增加名牌稻米数量,实现高产、优质、高,为转型升级提供要素支撑。

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1、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统一品牌

    首先要想做好电子商务,必须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在网络及物流建设方面下功夫,做到方便、快捷,整合镇赉县的优质农产品,统一品种、质量、包装、品牌进行规模化、标准化输出,对农产品的产业链进行全面改造,创出品牌。

政府在基地整合,土地流转,产品背书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在品牌打造、产品销售、物流建设以及用户服务方面寻找突破口,形成千材万店的网店集群,打造出几个真正属于我们镇赉人的知名品牌。

2、借船出海,走电子商务发展的捷径

12月19日“幸福9号”与“云飞鹤舞”在长春进行了共建东北农产品直销基地签约仪式。镇赉、通榆及延吉成为了他们的直供基地,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他们的网络及销售平台,将我们的优质农产品(如大米、杂粮杂豆、鱼、柳编等)先推向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稳定的销售体系后,再发展我们自己的电商平台并逐渐完善,这样就能更加快捷的将我们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卖出品牌效应来。

农产品电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单纯的依靠企业用商业思维方式运作是纯粹的市场化运作,很难将农产品电商做大做强。只有按市场需求,引导农户生产出更多更优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直接和消费者对接,将镇赉优质的农特产品卖向全国,卖向世界。

 

 

主办单位:农业局

会办单位:粮食商务局

                

                               2015年2月6日

                

关于对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镇农发〔2015〕2号                        签发人:周海田

 

王立辉、张柏锁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培育龙头 创新品牌 推进我县稻米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第1号提案)收悉,农业局代表县政府现答复如下:

自收到你们的提案后,我们认真研究,并和我县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认为你们提案中的问题确实是我县存在的实际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水稻目前已是我县第二大种植作物,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将来会成为我县的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加工目前在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占主导地位,如何抓好水稻产业对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县一直把水稻产业发展作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推进。针对你们提出的合理性建议,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采纳,逐渐付诸于实施。

一、加快引进和培育水稻优良品种

我们每年都在我县水稻主产区选择不同地块进行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进而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并加以大力推广。今年,全县主推品种以优质且抗稻瘟病为主推广的品种有吉粳803、吉粳809、通系926、农大37、吉大6、吉大718、长白25、白粳1号。目前,农民种地是自主决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涉。要解决品种繁多问题,主要靠龙头企业和种田大户来引导,政府进行助推为手段。

二、推广应用水稻适用新技术

近几年,我县推广优质品种、“三推两早一达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2014年我县建设了两个100吨/批次智能水稻催芽车间,可覆盖面积20万亩,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将增加我县的水稻产量和效益。

三、实施品牌战略

多年来,我们一直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申报国家或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由于企业多、品牌杂、规模不够,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今后将组织企业进行联合,形成共同体,共同打造一个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我们在2013年出台了《镇赉县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对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同时,对新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招商引资政策的倾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创建新型合作组织,进而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五、支持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我们在2014年率先在东屏镇进行了土地确权试点,今年正式铺开,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县土地确权登记办证,为今后农民实行土地入股,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可有效解决农民土地面积不详、地块分散、管理不一、种植品种混杂、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

六、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平台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开展农业电子信息服务,先后为全县所有村配置了电脑,培训了信息员,使农民随时都能在网上了解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2014年,我们还借助大兴安岭南麓扶贫连片开发的有利契机,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免费发布了个别企业信息,同时阿里巴巴网站已经和我县合作,随时可以为我县的农产品免费发布信息。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因素,大力开展电子商务,使我县的农产品全面走向市场。

 

联系人:常艳波   电话:13576821819

201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