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提案办理
发布时间:2024-08-05 12:17:00 来源:
  • 字号:
收藏
关于对县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0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提案人:方东明、刘学军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了每月10、20日的人居环境“集中清理日”制度,聘用三方公司转运处理生活垃圾,常态开展人居环境“四大攻坚”,取得较好成效。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按照“九有六无”要求,重点加强了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但是还有大部分村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欠佳。

  二是资金及各方面投入力度仍显不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后续维护管理费用都很高,对于部分乡村来说还是稍显不足。同时,在生活垃圾转运方面,由于三方公司只负责清运该公司摆放的垃圾桶,并且设置数量有的达不到村民垃圾收集使用数量,村屯自己设置的垃圾桶垃圾处理还存在短板。

  三是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个别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比较差,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随意倾倒污水、乱丢垃圾、不清理畜禽粪便,还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现象,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

  二、几点建议

  一是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微信群等途径加大宣传,并走入农户家中进行“面对面”解读,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是丰富载体增强群众参与。结合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活动,积极引导村民融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把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列入村规民约,并同爱心超市“积分制”挂钩,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定期对各村屯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推动人居环境长效机制落细落实。

  三是进一步强化三方服务。目前,“三方”转运处理方式清运范围仅限于物业配备的垃圾桶,建议将各村屯自购的垃圾桶纳入“三方”清运范围或增加垃圾桶设置密度。

  四是推进村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村屯道路基本达到“屯屯通”,但是有的村屯在主街巷道两侧的农户围墙破损严重,村级维护资金有限,有的农户就用树根、破砖头、木头等做简易围挡,还有的农户干脆直接敞开什么也不用,也极大影响村屯形象。建议要加强对村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围墙大门建设项目和资金项目的争取。

 

关于对县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0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方东明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第03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的基础上,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长效保洁机制实现114个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初步建立,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改造进度和质量走在了全省前列。按照五年提升任务要求重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四大提升行动”,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关于“要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的建议

  成立了县、乡(镇)场、村三级农村环境治理组织领导体系,并制发了《镇赉县农村生活垃圾和村屯环境治理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各村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制定保洁办法等,实施卫生保洁“片长制”或“路长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村广播、文化墙、标语、现场培训、入户发放宣传单、制作永久性宣传栏或宣传牌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帮扶部门干部上门宣讲,全面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意义,使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护环境卫生的高尚品德和责任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关于“要丰富载体增强群众参与”的建议

  (一)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全面推行“门前三包”,分级分区“网格化”管理。通过制定一套规范、签订一份承诺书、纳入村规民约、“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卫生评比、“红黑榜”公示、微信群曝光等措施,激励群众主动参与,“门前三包”成为大多数农户的自觉。

  (二)强化督导考核机制。全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明察暗访评估制度。2023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四不两直”方式调研检查人居环境11次,发现问题现场交办、跟踪督办,督促各乡(镇)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全县赋分督查范畴,确保常态督促不留死角。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采取销号处理,形成了强有力的督导考核机制。

  (三)创新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五定包干”长效管护,分三类村庄制定管护标准,确定管护内容,建立政府主导、公司运营、部门监督、群众参与的环境管护运行机制。

  (四)创新典型引领机制。2023年,在全县所有行政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开展“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村屯绿化、街路亮化、卫生净化”提升行动,创建5个乡村振兴典型村,加快补齐乡村建设基础设施短板,引领农村人居环境“五化”水平提升。同时,围绕破解农村庭院脏乱的问题,会同县妇联、县文明办联合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共创建“千村美丽”示范村47个,干净人家3000户,“百村示范”创建村3个,“吉乡农创园”创建1个,整洁型示范村98个、宜居型示范村57个,生态型示范村13个,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清理日”制度,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改善人居环境的热情。

  三、关于“要进一步强化三方服务”的建议

  目前,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一是建立了统一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采取“村收集、第三方转运、县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由镇赉县建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统一负责141个行政村、442个自然屯生活垃圾的收集及垃圾转运工作。县住建局将指导建邦物业公司与各乡镇对接,并组织各乡(镇)将垃圾桶内的垃圾,由保洁队伍投放入建邦物业摆放的3900个垃圾桶中,建邦物业公司统一将垃圾转运至所在乡(镇)垃圾中转站。二是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来源我县两大扶贫产业的分红,暨脱贫村光伏产业和非贫困村肉牛产业的村级分红。三是各乡(镇)均建立了环卫队伍,乡(镇)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全县100%的行政村建立了村屯保洁队伍,保洁人员的工资全部得到落实,村屯垃圾定时清理。

  四、关于“要推进村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推进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完善以政府为主、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多元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我们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通、光纤网络家家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编制村庄规划等一系列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改变了村屯面貌和居住环境,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和支持。

  虽然我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干净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美好的村屯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感谢您对我县农村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镇赉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7日